跟诸位影迷相比,我看《风声》有点晚了。没办法,电影这么多,每一部都看,既耗不起时间,更出不起钱。所以我只挑几部电影看看。挑的标准嘛,自然是“不看广告看疗效”呗。
我的这种挑法不讨韩三平的喜欢,韩爷认为你只有看过才可以说它的“疗效”,别人说的都不可信。《建国大业》大力宣传那会儿,韩三平对记者倒苦水道:有人说某电影不好看,我问他你看过没有,他回答没有看过,我说你没看过凭什么说不好看?——我理解韩三平的逻辑,不过如果我在场,我想问韩爷一声:我看过了,真的不好看,您退票吗?
扯回《风声》来,这部电影是主旋律电影打的一个漂亮仗。电影这玩艺儿,既要让祖国妈妈高兴,还要让百姓乐掏腰包,是很难做到的。这种类别的电影在背了一次又一次的臭骂之后,终于有一回咸鱼翻身了。
主旋律归主旋律,毕竟是21世纪了,歌颂暗杀好像不太符合21世纪的主流精神,好在电影安排的暗杀对像是汪精卫的人。如果是蒋介石的人,那岂不是跟《建国大业》对着掐么——人家李连杰掷地有声地说了:中国人打中国人,这种事我不干。
《风声》同时也是国产电影的一个漂亮仗。在国产电影里面,主旋律只是一部分。长期以来,国人的感觉就是中国拍不出好看的电影。不过《风声》是成功了,影片对气氛的营造那是相当的成功,对悬念的把握也是十分到位。悬疑片其实很难拍,要是一开始就让人猜到结果吧,那就太失败了。但要是一直到最后才揭谜底吧,影片中间会让观众沉闷。好的悬疑片,是每隔一段就给你点答案,这时候观众就舒了一口气、“哦”了一声去迎接下一个更大的谜团。——这种手法曾是希区柯克的法宝,可惜的是中国电影人迟迟没有学得会。
这部电影也是周迅的漂亮仗。周迅这人,本人曾经对她颇为不爽,原因是她非说蓉儿的嗓音是她那样的,一晃几年过去了,如今她长大了,演技也高了。到了《画皮》一剧,嗓音是没变,不过反正我也习惯了。技演是提高了,可惜比赵薇稍逊一筹。到如今,当我听到周迅在金鸡百花奖的舞台上当众宣布“明天是我35岁生日”时,我感受到了她的直率。比起60岁装16岁的人来,周迅的率性更能赢得掌声。相信金鸡奖是最好的生日礼物。
周迅35岁生日
如果说电影还让我想到点什么,嘿嘿,我又想到了当今社会。前有党支书兼规划局副局长质问“你是替党说话还是替百姓说话?”,后有交通执法人员质问“他胃疼关你什么事?”。说实话,当今世道,跟汪那时候相比也高明不到哪儿去,就是少了个日本人来掺和。周迅在电影里说了:“‘老鬼’、‘老枪’都不是个人,而是一种信仰。”在这种信仰的支持下,新的“老鬼”也许早已出现,只是你我还不知道罢了。
最后,拿一首七绝送给逯军们和闵行执法队们:
为人切莫用欺心,举头三尺有神明。若还作恶无报应,天下凶徒人吃人。
——金庸

本站文章皆为作者原创,其它媒体(包括但不限于报刊、杂志、网站、电视、电台)未经作者书面许可严禁转载(或部分摘录)!